蓝冠娱乐网快讯: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这些节点在当时亲历时未必能被认识到,往往是在时过境迁、事隔多年回首往事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节点竟然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走向和事业选择。它们其实就是人生的转折点。
和漓江出版社的结缘是我人生旅程中难忘的一段记忆,甚至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我今天的事业选择。
1995年1月,还在北大读研究生即将毕业的我提前来到中国作家协会下属的中华文学基金会开始见习工作。那时,中华文学基金会的办公地点在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67号的文采阁,位于北海公园北门对过。
文采阁正对着乾隆皇帝当年读书的地方养心斋,由澳门爱国人士马万祺先生捐资50万元人民币置地,于1986年修建。阁名亦是马老所题。文采阁既名之为阁,楼房显然不大,上下共三层,面积约千平方米。三层外露台上有座玻璃花房,养有花草树木若干,放有圈椅圆桌。靠墙的假山上有冰心题写“听泉”二字。
文采阁虽然不大,但自创建以来,却一直是文学界文人雅士、骚人墨客聚会雅集、高谈阔论的佳处,无疑是当时首都北京一座文化地标性建筑。1999年平安大街进行改造扩建,文采阁即因其为文化地标而得以保存大半。
我的办公室就在文采阁内。因为这一地利,在文采阁举行的诸多文学活动,我都能近水楼台有幸恭临或旁听。
1995年6月28日,漓江出版社在文采阁二楼隆重举行“古典文学名著评点系列”首批图书讨论会。“评点系列”是漓江出版社于1994年推出的,首批图书包括王蒙评点清朝曹雪芹、高鹗的《红楼梦》,李国文评点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高晓声评点明朝冯梦龙的《三言精华》。
我被文学基金会总干事张锲指定参与这次研讨会发言的记录和整理。当时,会议安排了我和漓江出版社的编辑、作家沈东子和刘朝辉共同承担记录任务。那时北京尚未有速记行业,因此会议的记录都是由工作人员自己承担。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出席讨论会的名家云集,济济一堂,有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桂晓风和王蒙、李国文、冯其庸、陈原、傅璇琮、唐达成、张锲、冯立三、陈丹晨、缪俊杰、秦晋、董乃斌、何西来、陈骏涛、陶文鹏、童庆炳、曹文轩、刘梦溪、贺兴安、胡德培、寇晓伟、王逢振、倪培耕、张颐武、白烨、郑荣来、王必胜、朱晖、吴彬等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及出版工作者。会议由漓江出版社社长聂震宁主持。
各位名家、大家相继发言,纷纷肯定了这套丛书。他们指出,评点既是学养的积累,又是思想和生活的积累。评点饱含着评点者的人生经验、创作经验,从古典名著中挖掘出新的东西,体现出一种新的文学观念。评点把社会学、文化学、结构学等诸多角度自由灵活地结合在一起,继承、发扬了传统的评点方式,可说是一种批评的创造。评点内容不仅附丽于原著之上,而且具有独立的鉴赏价值、批评价值。蓝冠登录
能够躬逢其盛参与这样一场高水平的讨论会,让我初次感受到了文学研讨的浓厚氛围,也见识了文学界的一批名家。
从那以后,在文采阁举办的研讨会、座谈会、交流会、发布会等各种文学活动更加频繁,几乎达到每周即有二三次。文采阁是文学基金会的驻地,我因为工作的原因,承担了基金会办公室的文秘工作,被张锲指定负责安排活动协调或记录,并且遵照张锲的要求,对在文采阁举办的这些文学活动逐一记录,每年编写一卷《文采阁文学活动大事记》,作为一份历史性文献存档。在基金会工作的八年时间里,我记下了三大厚本《文采阁文学活动大事记》,几乎每年都有一百多场文学活动。当年首都重要的文学研讨会多半都在文采阁举办,因此,那时文学界甚至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叫做“作品要获奖必须上文采阁开会”“文采阁是文学奖的宝地”。
几年之后,我从一个会议的记录者“摇身一变”成为了会议的嘉宾。从那时起,迄今二十余年间,我也记不清自己究竟参加了多少场文学研讨和文学活动,记不清在多少次研讨会上发过言,做过评点论述,但是,1995年漓江出版社所举办的那场讨论会却令我印象深刻。那次会议名家荟萃,展现出的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研讨氛围堪为典范,也奠定了首都各类文学研讨活动的基调与主调。
从那时起,我也结识了漓江出版社,知道它是文学出版的一个重镇,推出了许多有分量、有影响、有担当的文学作品。2000年起,应漓江出版社邀请,张锲、周明这两位文学前辈和我共同承担了每年度报告文学作品的年选工作。两位前辈出于提携年轻人的初衷与善意,让我一起忝列主编。
为了选编好报告文学年选,每年年底前,我都要多次前往国家图书馆查阅当年的各种报纸杂志。我几乎要将全国各地刊发有报告文学作品的报刊都翻阅浏览一遍,再整理出一份年度报告文学篇目,然后将这份篇目提交给张锲和周明考量。经过我们三位共同的商议,再最终确定当年度的入选作品。
这项艰巨而繁琐的工作对我确实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它一方面让我阅读了大量的作品,学习在众多的作品中进行权衡比较,选择出其中的优秀之作,由此奠定了我后来选编作品始终秉持的一些基本原则及准绳;同时,这种广泛的阅读,也让我深入了解当时文学创作的趋向及主潮,从那时起,我开始每年撰写年度报告文学创作综述。蓝冠登录
在我看来,选家最重要的就是要尽可能完整全面地占有资料,在广泛、细致、认真阅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比较权衡,最终选取出那些优秀之作,把真正具备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好统一的作品推荐给读者。这是一名优秀选家的职责所在。
和漓江出版社的这一合作持续了六七年。在此期间,我还应漓江出版社的邀请,和谢冕先生合作,一起为出版社选编每年度的“最佳大学生作品选”;我还选编了《孙犁作品精编》上、下卷,并协助出版社联系解决了沈从文作品的版权问题。
后来,因为图书市场行情的变化,大学生作品年选和报告文学年选相继暂停了,我和漓江出版社的合作就此告一段落。但是,在年复一年选编报告文学的过程中,我对报告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且从此进入了报告文学研究领域,在这个园地上不断耕耘,付出良多。
如今,回想起和漓江出版社交往的缘起和这些经历,令人不能不感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或者并不显赫的事情,可能影响了我事业重心的确定。
从2000年开始,我逐渐以研究报告文学为志业,随后更是直接参与了报告文学创作。我也从那些大家名家身上学习到了他们的风骨、襟怀和气度,对作家作品力求秉持一种客观、公正、中立的评判立场,遵从自己的审美和阅读感受,注重阐释个人独立的见解,尽量不以人取文或以人废文,更不人云亦云。
现在看来,这一切可能都与漓江出版社有关。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我应该感谢漓江社。我也应该感谢在文采阁度过的这八年青春岁月,感谢那些在我生命旅程中向我伸出手来的每一位老师、朋友和素不相识的人。
蓝冠平台注册:www.txxc3.com